我们都知道,烧结砖的导热系数能够由改变其成分及降低其密度来减小,这种方法由于力学性能的降低而受到限制。
尽管在热传递主要以传导方式出现的简单的砖上降低密度对导热系数有直接的影响,但在有孔洞的砖上不是如此有效,因为在热传导的热损失已经有显着的降低时,而由于辐射造成的热损失通常已经达到了同样的水平。
我们都知道烧结砖的密度在800-1200KG/M,要想将烧结砖产品的密度减小到1400kg/m以下其实是有困难的。
低密度的烧结砖要防护水的渗漏,并且其表观密度小于1000kg/m。这类产品有着较高孔洞率,通常是较轻的烧结固体产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视,新型建材多孔砖砖厂的二次利用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很多废弃的砖是可以被二次利用的,下面这篇文章为大家讲解废弃的新型建材多孔砖砖厂二次利用。
从绿化工程的观点看,新型建材多孔砖砖厂废料在园林、陆地景观建设项目中应用是颇具使用价值的培养基母体的构造材料。页岩砖就是把页岩用页岩粉碎机,把从山上开采收集的页岩,粉碎后做成的砖就是页岩砖,这样的墙体材料不但做到了废物利用,还比老式的烧结砖耐用。在绿化工程上使用废旧新型建材多孔砖砖厂及焙烧生产过程中的废品,其方法多种多样,如专门的利用方法、单一用途的利用方法、高标准的方法、调节环境及在回收利用等。
被破碎及分类后的废弃新型建材多孔砖砖厂材料,有着高的颗粒强度,同时也具有高的保水能力和中性的化学性质,因此它们就具备了作为绿化时母体构造材料及作为培养基骨料物质的先决条件。
现在的二次利用被很多建筑工程广泛应用,新型建材多孔砖砖厂的二次利用也是遵循了我国环保节能,节约资源的原则,并且具有很好的绿化环保功能。
煤矸石、页岩烧结砖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建筑材料,烧制煤矸石砖不但可以大量利用煤矸石,减轻环境污染,而且可以节约烧砖用的原煤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矸石占用土地;同时,以页岩代替粘土,从根本上改变了制砖原材料结构,做到了制砖不用黏土、不毁农田,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工序为原材料通过破碎、筛分、陈化、挤出成型、切割、码坯、储存、干燥、焙烧等工序。4、不同材质制作的砖不能和用陶土制作的多孔烧结砖混乱来砌,因为不同材质的砖块收缩率也是不同的。
以煤矸石烧结砖、隧道窑工艺为例,产品质量控制要点为:
一、原料管理
当以煤矸石为制砖原料时,所用煤矸石应自然风化一年以上,当必须使用新矸时,应严格控制新矸参用比例。
由于煤矸石热值不稳定,取料时应根据热值按比例取料,并设置混拌料场地,对原料进行混拌,混拌后集成大堆;当添加其它原料时,同时混拌。开机破碎后,取样化验热值,根据工艺要求再进行微量调节。煤矸石热值一般要求控制在400~450大卡,夏季稍低,冬季稍高;热值化验要求一班2~3次,次为开机一小时内进行,并将化验结果及时反馈到配料操作人员,用于调整热值。4、冷却水管配置方式:冷却水管越靠近模腔,管径越大,数目越多,冷却效果越佳,冷却时间越短。
原料场应设置储料棚或避雨设施。
二、破碎工序质量控制
1、对原料进行拣选控制,人工或格筛拣选大块石灰石、砂岩或其它杂质(树根、木块、编织网绳等);设置吸铁装置,并及时清理。
2、泥料破碎颗粒要求:多孔砖<2mm,当添加粘土或页岩时,其粒径可适当调整,但不得>2.5mm;颗粒级配范围为:粒径<0.05mm的塑性颗粒,应>50%;三、成型工序质量控制要点1、陈化库取料:根据陈化时间、泥料热值取料,取料时要截面取料。0.05mm~1.2mm的填充颗粒,20%~35%;1.2mm~2.0mm的粗颗粒,应<30%;粒径和颗粒级配检测应固定期限检测或当原料调整或更换筛网后及时进行检测。
3、搅拌加水控制泥料含水率,一般控制在11~13%之间;当调整筛网规格或更换原料时,相应调整范围。
4、泥料陈化时间:不得低于72小时;陈化库应尽量密闭,夏季防失水,冬季防低温。
三、成型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1、陈化库取料:根据陈化时间、泥料热值取料,取料时要截面取料;当更换仓位时,将泥料热值通知码坯人员,以调整码坯量。
2、搅拌挤出和泥条挤出机加水:一般控制在12~14%为宜,生产中要求两个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听从机口工指挥,及时调整。当原料陈化时间短,塑性较差时,可利用换热锅炉加热搅拌用水,以减轻因原料问题给成型造成的困难。
3、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烧结砖,由于原料塑性低,一般采用全硬塑挤出机。生产时,挤出压力和真空要求必须达到工艺要求范围:真空度-0.085——-0.093Mpa,挤出压力3.0——4.0Mpa;生产前,测量砖坯干燥收缩、焙烧收缩,测算出总收缩及填写机口尺寸通知单,机口工据此调整机口;当原料、原料配合比、破碎粒径没发生变化时,可定时测量,一旦调整,必须及时检测。烧结砖的焙烧分为预热、焙烧、保温、冷却4个阶段,其中,冷却作为焙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快或过慢都会给砖造成影响。
4、回坯工除回坯头外,要随时监测砖坯外观和坯体强度。
5、码坯:(1)隧道窑码坯原则:上密下稀,边密中稀。严格控制坯垛与坯垛、坯垛与窑墙之间的距离,人工码坯时要严格要求砖坯之间和前后排之间的间距。(2)人工码坯时,要确保上下、左右、前后对照和尺寸控制;(3)严禁码软坯和摔坯,以防坯体变形和粘连;(4)当原料热值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调整码坯量。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建筑,应在全部主要墙体基本砌筑完毕后才按先砌先塞的原则开始塞顶,一般情况下可以在粉刷前10天进行塞顶。检测方法为:当原料热值稳定,干燥、焙烧正常时,观察出窑产品是否有边生里焦、产品粘连现象。控制码坯质量应采取产品标记的办法,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追溯到责任人。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新型建材多孔砖砖厂的新甫建材于2025/2/25 20:14:3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jinan.mf1288.com/xfxxjc-2844059182.html